登录   |注册
您所在位置:首页  >  典型案例  >  典型案例
一人回乡创业 带富一方群众
专栏典型案例
来源:信用新县  |  发布时间: 2019-04-23

南召县大力实施“归雁”工程,一大批返乡创业能人回到家乡,形成“雁阵效应”,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南召县太山庙乡冯庄村大学生赵昭和张华辞去省会郑州的工作,夫妻返乡创业兴建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南阳市雅民农牧有限公司,一年出栏1500头优质肉牛。2013年,他们开始尝试流转土地,从周边乡镇流转1200亩地,400亩种核桃,400亩种玉米、小麦,400亩种花生。他们又利用牛粪、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稻草等原料,依托南阳市农科院全程技术指导,建立双孢菇种植基地,种植出来的双孢菇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围绕“牛”产业拉出了“金链条”,赵昭帮扶带动周边200户贫困群众致富增收。

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创业正由“孔雀东南飞”,逆转为“春暖雁归来”,人才回流现象推动农村经济蓬勃发展。返乡创业者不仅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强大活力,更成为脱贫攻坚的一支“生力军”,成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被看成是“最有希望的新型职业农民”。

为让企业家回归、大学生回流、农民工回乡,南召县在财政、场地、税费、金融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设立回归反哺爱心奖、创业奖、特别贡献奖,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激励优秀人才回流。还注重发挥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和市场中介服务机构作用,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注册登记、政策咨询、创业指导、社保关系接续等“一站式”服务,定期公布最新产业政策、发展规划、投资指南等信息,组织创业指导培训,帮助回归创业人员选准投资方向、投资项目,提高创业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近年来,共举办各类创业培训班200多期,培训1万多人次。

与此同时,该县还先后在北京、上海、十堰、深圳、兰州、大连、广州等地成立了异地商会和外建党组织,利用商会所在地的地域优势和会员联系广泛的人脉优势,开展招商引资、劳务输出、经贸交流活动,使其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招商引资的平台、回归创业的阵地。该县每年在南召籍在外人员相对集中的北京、上海、深圳等地举办项目推介会、乡情恳谈会等活动,开展“在外创业人士家乡行”活动,组织在外游子回家乡看变化,增强游子回归创业的意愿,感召一大批成功人士走上回归创业之路。


热点关注
  • 信用新县 |  2025-03-25

  • 信用新县 |  2025-03-25

  • 信用新县 |  2025-03-25

  • 信用新县 |  2025-03-25

  • 信用新县 |  2025-03-25

  • 信用新县 |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