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县立足优化营商环境,深化“精准助企”活动,引导企业加强诚信自律,助力市场主体维护良好的信用记录,推动信用修复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帮助失信小微企业重塑良好信用,充分运用信用状况为企业提供便利服务,不断提升企业获得感和满意度,打造诚信营商环境新高地。
主动提示“热心办”。推行信用修复主动提示制度。通过开展“信用宣讲进企业”等形式多样的诚信宣传教育活动,包联干部主动联系企业,了解企业运营和信用情况,及时掌握企业信用动态,通过面对面宣传信用知识和信用修复政策,帮助企业增强诚信意识,鼓励失信小微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第一时间提醒市场主体修复自身信用。及时沟通对接最新修复进度和企业修复情况,提高审核通过率,“零距离”帮助企业解决在信用修复过程遇到的困难。
绿色通道“暖心办”。在市民之家设立信用修复窗口和信用修复咨询服务专员,接受信用修复咨询。在“信用新县”网站开通信用修复端口,与“信用中国”网站信用修复端相连接。认真落实行政处罚决定和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双书同达”制度。积极推进信用修复“一件事”改革,推行全流程“网上办理”,让信用修复程序化、便利化,让市场主体办事快、少跑路。
简化流程“快速办”。对通过登记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取得联系而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企业,实施“承诺即修复”。即:在提交住所或经营场所变更后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资料并能做出住所地址合法有效承诺的,即可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暂不进行实地核查,实现快捷、包容的修复模式。
简化材料“省心办”。以“应修复、尽修复”为原则,除市场主体身份证明材料、年度报告书等基本材料外,无需提交验资报告等其他材料,信用修复材料进一步简化,市场主体一次办完信用修复流程。
2023年12月份,该县已累计网上办理修复各类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信息31条,修复个体工商户经营异常状态22条,进一步提升了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信心,营造了企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