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院在企业危机关头的帮助,公司今年的第一笔贷款终于可以申请下来了!”武汉某制造公司打来电话向执行法官表示感谢。
近日,湖北省武汉市江夏法院一执行法官接到武汉某制造公司工作人员电话,称经营不易,目前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请法院进行帮助,消除“信用污点”。经查,涉及的案件系武汉某科技公司与武汉某制造公司买卖合同纠纷一案,2021年间,因受疫情影响,制造公司因差欠科技公司货款而被诉至法院,经法院判决制造公司应向科技公司支付货款本息共计8万余元。2022年5月,科技公司申请强制执行,经法院执行后,制造公司履行了给付义务,案件执行完毕,民事执行裁定按规定予以裁判文书上网公示。
该制造公司的工作人员表示,在网上公示的裁判文书,影响了公司的融资贷款和商业合作,作为小微企业,公司一直信誉良好,但目前的经营困难亟待融资贷款进行解决。执行法官在综合审查制造公司邮寄的材料后,发现该公司虽为小微企业,但确在本行业深耕细作,拥有不少创新项目和生产专利。为消除文书公示为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执行法官第一时间着手启动撤回上网裁判文书的审批程序,并上报上级法院审批。另一边,主动向该制造公司出具《信用修复证明》,帮助其修复社会信用和社会评价,在融资借贷、招标投标、资质认定等方面免除信用之忧。后续,通过《信用修复证明》该公司成功申请贷款,为企业在危机关头,争取到了重振生机的机会。
据悉,江夏法院对于积极配合并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及时删除失信信息、出具信用修复证明等措施进行信用修复,积极为“诚而不幸”的企业发展提供司法保障,免除信用之忧。自失信预警和信用修复机制建立以来,助力14家企业依托信用修复证明获批贷款近2600万元,帮助18家企业顺利通过招投标中取1000万元以上招投标工程项目。